洞察与研究

张伟俊:董事长的自大与自卑

创建时间:2023-08-21 11:47

老板狂妄自大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自卑的心理

 
 

作者 | 张伟俊(发表前部分内容做了调整)

首发 | 《财富杂志》

正文 | 2629字

阅读时长 | 约5分钟

 
 
我在为企业一把手当教练的过程中发现,不少老板——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老板——都有自以为是甚至狂妄自大的特点,谦虚谨慎、低调自嘲的很少。
老板们往往喜欢摆谱、炫耀,说到自己的优点、成绩时夸夸其谈,滔滔不绝,涉及到自己的缺点、过失时矢口否认,轻描淡写。他们热衷于讲述自己的创业史,唯恐人家不知道自己多么了不起;喜欢有意无意地把所有的功劳都归于自己,把所有的不足都推给他人。
有位老板在公司年会上神采飞扬地说:“自从我去年提出××纲领和××细则以后,我们公司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我们已经把竞争对手完全打趴下了。这充分证明,你们大家应该对我、对公司有信心。跟着我,是绝对不会错的!”环顾四周,我看到了一张张神情严肃、毫无表情的脸,心里明白:这是敢怒、敢怨而不敢言呀!
我这个总裁教练,外人看来,大多数情况下就像是总裁的影子。所谓“shadowing”,占据了我的教练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我实地观察、密切跟踪自己的服务对象,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
如果实在听不下去或看不下去,我会坦率或委婉地规劝说:
“你不妨谦虚一些,低调一点,让人家也有点成就感。”
“要是你多注意他人的优点,检讨一下自己的不足,会更容易调动他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创造良好的组织氛围。”
有时,老板似乎有所觉悟,立志改变,但往往没过两个星期,就彻底回归原点。有位董事长甚至和我订了白纸黑字的“行为守则”,决心要多批评自己,多表扬别人,还决定让秘书做我的“特命全权助理”,详细记录老板每周表扬他人和批评自己的次数。
但好景不长,一个月还没到,善于察言观色的秘书就乖巧地放弃了她的“第二职业”,悄悄地把老板玻璃台板下的行为守则都主动撤下了。我不禁感叹:对老板的洞察,教练还远不如其助理呢!
后来,复习多年前在美国攻读心理学的资料、再次阅读荣格和阿德勒的相关论述时,我才豁然开朗:为什么我改变不了老板们的自大表现,是因为没有看透其自大的实质原来是自卑。
按照精神分析学派鼻祖的观点,老板们的自大,实际上完全可以用自卑来解释。因为内心自卑,他们要用虚荣与傲慢的外在表现来加以掩饰;之所以压低别人,抬高自己,实际上是担心得不到他人的认可,是源于骨子里的自卑。
我小组的民企老板,包括一些外企总经理,大都出身贫寒,多年前他们不名一文。有位老板当年甚至需要把所有的课外时间都放在养鸭等农活上,才能维持生活。一位在胡润榜上名列前茅的老板亲口告诉我,因为贫穷,他20岁之前就没有穿过鞋。
这些出身贫寒的企业家,现在基本上都生活在一线城市。到了大城市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或多或少遭遇过嘲笑,或者以为自己是被嘲笑的对象。
另外,我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多数创业老板是家中排行最小的一个。年幼时,他们感觉自己在家里没有地位,不受重视,缺乏安全感。长大后,他们拚命工作,特别想以优异成绩,向父母和兄长们证明自己的能耐和价值。
实际上,他们总是不自觉地拿自己与兄长们做比较。我小组的一位企业家告诉我,他是家里六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当年既被兄长们溺爱,又老受他们欺负。
现在,他成了家族里的“一把手”,每当过年过节给长辈和侄子外甥们大把发钱时,感觉特别好。唯一让他感到遗憾的是,当年没有把他太当回事的母亲过早去世了,她没有来得及看到儿子的成功,也“没有机会因为看走眼而感到后悔了”。
尽管每次提到母亲,他还是忿忿不平,但他为母亲忌日做的排场又总是最为讲究。不难看出,他有着明显的自卑情结,潜意识里,总是要向已在九泉之下的母亲证明些什么。
 
自大和自卑在本质上是一回事。自大往往是装出来的,自卑才是其真正的内涵。然而,由于自卑一般是隐蔽的,甚至自己都不知道(承认自卑往往是令人痛苦的)。
所以我们会发现,表面上自大的人多,而明显自卑的人少。其实,自大只不过是掩饰自卑的一种手段。进一步往深处看,有时把公司的业绩目标定得过高,也是老板心底里不够踏实的表现。
因为没有真正的自信,他才一定要把自己的公司与竞争对手比;一定要拿自己跟其他老板比;一定要用公司的高业绩来维持自己的信心。其实,若不去与他人做简单比较,而只和自己比,自大和自卑就不会产生。
把标准和目标定得过高,潜伏着挫败的极大危险。一旦因为没有达到目标而失了面子,老板的短处和缺点无法掩盖,潜意识中的自卑便开始在意识层里清楚地浮现出来,自我评价便很可能从一个极端跑到另一个极端。因为缺乏自信,老板往往也会变得多疑、猜忌。
一个人的自大,往往揭示了其某方面的自卑,而自卑往往导致某方面的自大。这就好比我们孩童时都玩过的翘翘板,当自卑的一头低了下去,自大的一头便高了起来。二者平衡的时候才是最佳状态。一个真正自信的人,用佛教的语言形容就是“得大自在”:自在自适,不假他求,不须外物,自我圆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的人不再活在他人的眼光里,不需要通过外界来肯定自己,才会真正进入“宠辱不惊”的境界。
在做教练的过程中,我很少“施教”或“宣讲”。可这一次,我决定“变革”。
我拿出以前当大学老师的架势,给文章一开始提及的那位极端自我、自大的老板先上了一堂心理学课:把自大与自卑的关系做了系统阐述,并毫不含糊地指出,凡自大者,终极原因是自卑,是不能真正接纳、认可自己。作为老板,他也绝对逃不出这个规律。
让翘翘板保持平衡的唯一有效方法,是让人们正视自己的自卑情结。接着,我又重操“心理咨询师”的旧业,帮这位老总找到了他之所以自卑的“症结”。
在此后的几次交流中,我再也不规劝老板不要自大,而是真心称赞他的优点和强项,充分表达对他取得的成绩的钦佩,并一再告知,我确信他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渐渐地,老板周围的人都注意到了老板的改观,他不再那么自吹自擂了,有时言行举止还挺像个谦谦君子。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是老板直面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情结的结果。
当这类领导者有了深刻的自我洞察能力,能够做到自我认同,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精力充沛,热爱工作与生活,就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且奋发向上,积极而独立。
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自我价值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既从这种认同感中巩固自信与自尊,又不会屈从于社会与他人的舆论。在执着和谦卑中,他们接近了所谓的“大自在”。
开个玩笑:知道自己并不卓越的领导者,不妨用以色列前总理梅厄的一句名言来安慰自己:不必这样谦卑,你没有那么伟大。
 

 

推荐阅读:

 

张伟俊:为什么老板反复强调,下属总是“听不进去”

张伟俊:老板不“分享”,高管不“分担”

 

张伟俊:总裁的“近见”与“远见”

 

张伟俊:近距离观察王石、方洪波,我发现优秀的企业家都做到了这点

 

张伟俊:“人才难留”何以成为“永恒话题”?

 
本文作者 | 张伟俊
 
伟事达001组教练

 

持续担任伟事达001组教练,至今已超过13年

伟事达001小组成立标志着“私人董事会”在中国的正式启动

中国大陆首位公派赴美研修心理咨询并随后在国内实践、推广的学者(1986)。中国大陆首位在美国著名管理咨询公司工作多年并把其理念、方法引进国内的顾问(1996)。中国大陆首位国有体系内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百万年薪海归CEO”(2002)。中国大陆首位把企业一把手领导力的提升作为全职工作的“总裁教练”(2005)。中国大陆首位与伟事达签约的“私人董事会”教练(2009)。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伟事达中国

 

 

查找相关文章

加入我们的时事通讯,随时了解最新信息,绝不会错过

任何资源。

相关文章

准备好离成功更进一步吗?

来看看我们的会员在他们面对重大挑战时如通过参加伟事达私董会作出关键性决定以及探索更大的机会。